白玉凤尾蕨(野鸡尾、大叶凤尾蕨)

拉丁名:Pteris cretica ‘Albo-Lineata’     科名:凤尾蕨科     属名:凤尾蕨属
分布地区
白玉凤尾蕨原产我国华南(广东、广西、海南)、西南(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)地区,北方地区有零星栽培。
高度范围
形态特征
大叶凤尾蕨的变种,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小型陆生蕨。株高20~50厘米,具有短小而匍匐的根状茎,一回奇数羽状复叶,丛生,长15~40厘米。每羽叶有小叶5~7片,叶片宽阔,中间有一纵向的白斑条,十分醒目。
生长习性
喜温暖、湿润环境,不甚耐旱,喜明亮散射光,也较耐阴,忌强光直射,以疏松、透气的微酸性中性土壤为宜。
繁杂培育
白玉凤尾蕨的繁殖可用播种、分株、组织培养等方法,常用分株法。分株一般于春、秋季进行,以5~6月最适,因梅雨期间空气湿度大,生长恢复快。用孢子播种繁殖时,将成熟孢子均匀撒播在消毒的砖屑基质上,然后连盆浸入浅水中,利用渗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湿润,上盖玻璃,并置于庇荫处,保持20~25℃,30~40天长出孢子体,60天左右长出孢子叶。组织培养可利用孢子等为外植体进行。孢子播种采用的培养基为1/2MS+0.1mg/L 6-BA+0.1mg/L NAA;继代培养基为1/2MS+0.5mg/L BA+1.0mg/L IAA;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/2MS+0.5~1.0mg/L IBA。
景观用途
白玉凤尾蕨,由于其小巧飘逸的株形,斑纹醒目的叶片,给人清新亮丽、赏心悦目的感觉,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室内观叶植物,适于小型盆栽,装点书房、案几、窗台等,在园林中可用于山石盆景的布置,也可作切花的配叶。
补充资料
白玉凤尾蕨在栽培过程中,一般不易发生病虫害,但环境状况不良时,可能有蚜虫、红蜘蛛为害,应注意防治,可用40%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。病害主要有叶斑病,可用80%代森锰锌5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~1200倍液,或7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喷施防治。 
相关植物
植物名称 别名
白玉凤尾蕨 野鸡尾、大叶凤尾蕨 凤尾蕨科 凤尾蕨属
银脉凤尾蕨白斑凤尾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
猜你喜欢